深海中禿鷹般的生物,竟然連鱷魚也吃

通常鱷魚般的大型爬蟲動物會將其他生物當作食物,但科學家在墨西哥灣的底部發現一件驚人的事情。一群研究員在去年時,將三隻鱷魚的屍體丟到墨西哥灣海底,為了得知會是什麼生物將它們屍體吃掉。

繼續閱讀

全世界只剩不到3%的海洋被高度保護?!

儘管各國發出了一系列的海洋保護宣言,但要將這些保護措施付諸實踐,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……

因科學家提出了緩解海洋酸化、熱浪形成、過度捕撈以及海洋污染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設置海洋保護區 (Marine Protected Areas, 簡稱 MPAs),數個國家便宣布要將數千平方英里的海洋劃為保護區域,這些大器的宣言進而獲得大量的媒體聲量。

繼續閱讀

消失中的美味記憶,澎湖馬糞海膽

國內僅剩不到500隻的石虎保育議題,在去年曾受各新聞媒體大篇幅的報導,直到今日仍持續受到關注及討論。但你知道除了石虎外,有台灣沿海生物正面臨著滅絕危機嗎?2019年7月1號,澎湖政府一宣布開放為期2個月的捕撈季,三天內沿海的馬糞海膽便消失殆盡,刷新澎湖當地有史以來最短的捕撈紀錄。

圖/花格海味
繼續閱讀

你有發現自己是島人嗎 ft. 至堯戶外工作室

你們記得第一次接觸海洋是幾歲嗎?”

微陰的冬天,在北海岸瑞芳的基地裡,烤著火爐、吃著 Gearlab Outdoors 創辦人的拿手菜,用這個難以回答的問題開了個頭。

我們其實都對「海島居民」有個想像 - 黝黑皮膚、海灘、椰子樹、講的不是中文。講到海島居民,我們很少聯想到自己的樣貌,即便我們完完全全是個島國居民,綠意盎然、四面環海 。

其實這段談話的開始,是為了尋找我們與海洋的連結,我們用時間軸的方式,一起梳理每個時期我們與海洋的關係、探討每個島國感產生的轉折點

繼續閱讀

【海洋死區】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間都加速被消失了?

科學家稱呼的「死區」,是處於缺氧或低氧狀態的海水,幾乎不可能有海洋生物能在這區域存活。 這些巨大的環境威脅,不論數量或大小,在近年來都急遽增加,開始從海洋延伸至陸上會使用的水源。根據最新研究顯示,我們可能小看了這些海洋死區的問題。

過去我們覺得死區的低氧狀況,是因為人類製造有養分的汙染物,污染物進入了海洋,造成海藻的大量增生,最後分解成有機物質沉積在海底。這些有機物質慢慢垂直落下,掉落在海洋的深淵中,它會吸引也會消耗氧氣,剝奪同一個區域的海洋生物生存的機會。

繼續閱讀

藝術家們告訴我的事..每個垃圾都展現著人類的慾望(上)

海洋垃圾問題的研究得出了一些驚悚的結論,《科學人》雜誌報導,每年有800萬噸的塑料最終進入海洋,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(PNAS)發現90%的海鳥已經攝入了這種物質,世界經濟論壇(World Economic Forum)預測,到2050年,全球海洋中的塑料將比魚類多。

海洋塑料是一種特殊的威脅,因為它不會完全降解,而是分解成越來越小的碎片,稱為塑膠微粒(microplastics),海洋居民(例如海龜和魚類)可能會將殘骸誤認為食物,導致消化問題和飢餓。

藝術家和激進主義者開始使用海洋塑料來創作藝術品, 儘管通常在美學上很漂亮,但這些作品更指出塑膠在我們環境中的過度氾濫。

Alejandro Durán—Brotes (Shoots), 2014

以下我們介紹了13位藝術家,從雕塑家、攝影師都以海洋塑膠作為作品的主軸。

繼續閱讀

從海洋的源頭-河川,來攔截垃圾

The Ocean Cleanup非營利組織的目標是在2025年前清除目前污染最嚴重的排名前1000條河川,因為80%左右的海洋垃圾都是從河川而來。

組織強調“攔截者”是第一個能解決河川塑膠汙染的大規模機器,可以使用在全世界的河川上,每天可清除五噸的垃圾,若是在最佳狀況下,每天清除的垃圾量可達到十噸。

繼續閱讀

藍色空間:為什麼在水邊總是感到療癒?! (下)

不同社經地位的民眾來到海邊,都可與親朋好友留下相同美好的相處時光。來自 Plymouth 大學的海洋科學家 Sian Rees 博士表示:「海邊,是英國最能展現社會平等的地方。」有鑒於造訪森林區域的民眾多是高收入族群,「海邊不會被視為是上層階級才能去的地方,它就是一個說走就走、享受愉快的地方。」

藉由待在這樣的環境裡,你就會進入一個稱作「默默變健康 (Health by Stealth)」的過程 – 沈浸戶外,與環境交流 – 為健康帶來各種益處。

就連人造噴水池也有相同效果,一份2010年的研究 ( White 為主要作者) 發現有水池的建設規劃普遍與只有綠地的評價一樣正面,研究人員認為水的聲音景觀與波光粼粼都足以幫助我們恢復精力。

都市裡設計完善的噴水池也能為健康帶來正面的影響
繼續閱讀

藍色空間:為什麼在水邊總是感到療癒?! (上)

沿海環境被證實可以促進我們的身心靈健康,那麼醫生是不是可以開始開立以大自然為基底的處方籤了呢?

Catherine Kelly 在二十多歲時面臨母親驟逝,當時她在遠離家鄉愛爾蘭的倫敦擔任地理學家,於是她回到都柏林與家人團聚,一年後,她接受愛爾蘭西岸沿海附近的學院教職邀請,「我需要到那整理我的思緒,讓大自然和海風吹散混亂。」Kelly 感受到海的呼喚。

她在偏遠地區買了間小房子,每天在海邊散步、游泳、衝浪,「我在那裡待了五、六年,我認為大西洋治癒了我,我真的這麼認為。」

但她無法理解其中的原因,直到幾年後她讀到相關的科學文獻證實她長久的直覺:在海邊,的確能療癒情緒。過去八年,Kelly 在英國海濱城市 Brighton 研究「戶外幸福感」以及大自然對於健康的療效 – 特別是水。

大海,確實能治癒我們
繼續閱讀